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2017年10月31日,思政教學部全體專兼職教師在明華樓五樓會議室召開“十九大精神進課堂交流研討會”💂🏽♂️,會議由思政教學部副主任丁彩霞老師主持💁🏼♂️。黃播👳♀️、聶曉晶、齊硯奎👨🎨、張璐、丁彩霞五位老師作為教師代表👩🏻⚕️,分別從本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實踐出發🚏,就十九大精神進高校思政課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展開研討🧑🏼🔬。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師代表黃播指出👨🏿🦳,在十九大報告中對“理想信念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均有專門的論述👩✈️,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價值引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我們的現實生活📏😷,樹立正確價值觀念和法治觀念🍣。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師代表聶曉晶從“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哪裏”、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該何去何從”等重大理論問題出發👨🏻🚀🤦♂️,詳細介紹了他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這些重大理論問題的做法。在具體章節內容學習方面,聶老師認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對立統一發展規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等這些內容🤞,教師均可以結合十九大報告相關表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師代表齊硯奎從三個方面談了他對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認識。其一👊🏿,立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幫助學生認清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明確歷史責任⛷。其二👨🏼🍼,通過政黨製度等方面的比較,幫助學生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特殊性和優越性🧙🏿,實現政治認同。其三,結合課本相關章節的內容♧,幫助學生正確把握一個核心問題,即“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麽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師代表張璐提出“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導未來”,學生在大學期間對自身職業生涯規劃應做到三個結合,即目標與專業和興趣愛好相結合、目標與歷史使命相結合🕌、目標與國家需要相結合🤱🏌️♀️。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張璐老師詳細介紹了在生涯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價值引領。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師代表丁彩霞結合教材教學目標和要求,提出了四個值得關註的問題。其一👳🏽♂️🦹🏻♀️,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及其關系;其二,歷史和人民為什麽和怎樣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其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其四,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提出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十九大相關內容的最新表述介紹給學生,結合實際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與現實。
摩臣5平台五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形勢與政策》,一門《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已啟動十九大精神進課堂工作🧑🏽🎄。下一步🧑🏻🦼,思政教學部全體教師將從教學總目標出發👵🏿,聚焦每個章節🦸🏿♀️,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有機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
思政教研部供稿
撰文/丁彩霞
圖片/丁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