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4日下午2時30分,由上海市教衛黨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文廣影視局主辦💆🏿♀️🌄,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上海師範大學承辦的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系列活動——“高山流水📴🕶,源遠流長的古琴藝術”🧑🏿🚒🧍♂️,在摩臣5平台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健康學院院長、雅樂團指導教師祝亞平,校黨委宣傳部部長齊硯奎出席活動🥮🚘,各學院學生也慕名前來參加。上海市非物質文化保護中心工作者、古琴初級教師李嬌擔任主講人。
(李嬌老師講解古琴的歷史背景)
本次講座共分為靜態展示和互動展演兩部分,其目的是推廣“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古琴藝術。
李老師講到,古琴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古琴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也越來越被大眾所重視。接著她從古琴與古箏的區別📕、古琴的形態構造👖、琴譜等各個方面為同學們進行了古琴文化的普及,授課內容實用性強🧚🏼。李老師不時與臺下師生進行互動,現場氣氛活躍🙅🏼。
(李嬌老師教學現場)
隨後,李老師帶來了古琴經典曲目《良宵引》、《陽關三疊》,讓同學們體會到了古琴音律的深沉淡雅。最後,本次活動在祝亞平院長與雅樂團特邀洞簫演奏家合奏的古曲《漁樵問答》中落下帷幕🚶➡️。
(李嬌老師演奏古琴名曲)
(古曲合奏)
此次講座,李嬌老師理論結合實踐🏃,讓同學們切身感受了古琴藝術的博大精深,同時也提高了同學們的藝術修養和文化素養。
大學生記者團
文字:張渤婭
攝影:紀雲彬